衡阳向旅游强市出发
2012年7月16日,衡阳旅游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天,衡阳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审定了《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了建设旅游强市的奋斗目标,并从加强政府主导、加大经费投入、落实扶持政策、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奖励机制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决定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增加一倍以上。
8月23日,衡阳市隆重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会上正式下发了《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吹响了衡阳由旅游旺市向旅游强市目标迈进的号角。
衡阳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和主要传播地,也是一座有内涵、有美景、有骨气、有韵味、有灵性的城市。紧靠沿海,临近港澳,承东接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让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抗战纪念名城、湖湘文化名城、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熠熠生辉,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和国际旅行商会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20个旅游城市之一”。
衡阳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市委书记童名谦强调:“旅游业是朝阳产业,资源消耗少,综合带动性强,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产业,符合‘两型’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不放。”市长张自银指出:“旅游业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美誉度意义重大。衡阳作为交通枢纽城市,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文化内涵都独具禀赋,发展旅游业是大有可为”。今年以来,童名谦书记、张自银市长、段志刚常务副市长、邓柯副市长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到景区、旅游企业调研,研究解决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大力推进“旅游强市”战略。全市以项目为主导,加快产品开发,加强市场营销,优化行业管理,实现了旅游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个提升。201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6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2%和30.8%,旅游总收入已占到全市GDP的7.7%。今年1—7月,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779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9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62%和30.97%,总量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衡阳旅游业犹如南岳壮美磅礴的朝阳,穿云破雾,扶摇直上,朝着旅游强市阔步迈进。
大项目助跑“旅游强市”
衡阳作为全省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景观门类齐全,历史文化胜迹遍布全境。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是全国45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正在兴建的1个机场、1条千吨级黄金水道、8条高速、9条铁路,进一步奠定了南方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
衡阳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中华五岳,衡阳有其一——南岳衡山;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衡阳有其一——蔡伦造纸;宋代全国四大书院,衡阳有其一——石鼓书院;世界著名两大哲学家,衡阳有其一——王船山(又名王夫之);新中国十大元帅,衡阳有其一——罗荣桓。
如何把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变成发展旅游产业优势?衡阳市委、市政府通过开发建设旅游项目,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实现衡阳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跨越!
沿着京珠、衡炎等高速公路,一块块印有“寿岳衡山·雁城衡阳”的大型广告牌特别醒目。这八个字阐明了衡阳“以南岳衡山为龙头,以城区为中心,以文化休闲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战略。
大雁高飞靠头雁。舞活南岳旅游“龙头”对衡阳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市委书记童名谦上任不久,就到龙头景区南岳衡山调研,强调指出:“南岳要瞄准建设成生态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做到“开放发展”、“生态发展”、“文化发展”、“品牌发展”、“统筹发展”。“要以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方式大力发展文化品牌”。
“当好旅游龙头,建好千古名山”。南岳人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集全区之财,大力实施“二次创业”,保护好生态旅游资源,全面修缮和提升景区景点。投资1.5亿元的集购票、乘车、停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的游客服务中心全面开放,城区和景区旅游标识标牌全面更新,基本完成数字化景区建设,对城区、景区主要路段、重要景点实现了电子监控。
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彭幼平兴奋地介绍:“十二五”期间,南岳将投入近100亿元,整体开发方广寺、水濂洞 “两个旅游景区”;打造天子山“火文化”、南岳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两个主题公园”;推出一台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一流艺术水准且极具观赏性的大型晚会演出;新建和改造提升六家五星级标准酒店。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完善南岳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增加旅游收入,再造一个新南岳。
舞活龙头带龙身。衡阳市各县市区大打项目牌,以项目促旅游,以项目促发展。不断创新融资体制,大力招商引资,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吸引国际国内投资者共同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华天城、市文化创意体验园、四方山景区综合开发等总投资达150余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遍地生花。
衡阳旅游业步入了项目时代。珠晖旅游生态体育公园、雨母山、奇石盆景文化创意园、古韵衡山、蔡伦竹海、衡阳县万源湖等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湖湘文化馆、石鼓书院、爱莲阁、岳屏抗战纪念城、陆家新屋、罗荣桓元帅故居、中国印山、岣嵝峰、岐山森林公园、江口鸟洲、四明山景区、九龙峡漂流、天堂山漂流等景区和项目全面提质升级。这些奇妙动人、鬼斧神工的新景观正向游人散发着迷人的生态灵气与文化魅力。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将衡阳这座“湖湘文化名城”点缀得光彩夺目,在南岳衡山的映衬下,形成众星拱月、相得益彰之势。
如今,漫步在衡阳市城区,回雁峰在青杉翠竹的掩映下秀色欲滴,回雁阁和雁峰寺古朴圣洁,游人可在流泉飞瀑中充分领略到“雁峰烟雨”的独特魅力;在湘江东岸明清一条街上,有着浓郁湖湘文化特色的湘南学联、欧阳故宅、彭玉麟公馆,在湘水明珠风光带上,用书法、绘画、雕像 、园林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的衡阳历史,更能让游客在游览美景中体会到衡阳人在风云际会的近代历史中的责任与担当……衡阳旅游基本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跨越。
大营销助推“旅游强市”
衡阳山水洲城融为一体,湘水、耒水、蒸水三江交汇于城区,是国内外罕见的生态福地,被评为中国排名第四的风水最好城市。福寿文化、书院文化、佛道文化、革命文化与抗战文化等衡阳特色旅游品牌,享誉国内外。
市委书记童名谦、市长张自银认为,在信息化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作为“眼球经济”和“形象产业” 的旅游业,要想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必须主动出击,打好名山、名人、名城牌。通过大策划、大活动、大营销来打响衡阳旅游品牌。
旅游是一种创意、一种文化、一项产业。衡阳人创意无限,敢为人先,在利用大型节会营销方面争当吃螃蟹的第一人。从2000年开始,衡阳市先后举办了十届“南岳衡山国际寿文化节”、“首届船山文化节”、“蔡伦科技发明节”、“衡东土菜文化节”和“衡阳湖湘文化旅游节”、“耒阳农耕文化节”、“蔡伦造纸文化旅游节”、“常宁油茶文化节”、中国南岳衡山国际道教论坛等大型节会活动,在国内外引起良好反响,大大提升了衡阳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衡阳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深入衡阳人的骨髓。如何将湖湘文化这一品牌在衡阳落地生根?2007年9月,衡阳在全省率先举办“湖湘文化旅游节”,抢打“湖湘文化名城”这张牌,将文化物化成实物,建成了以国内首家湖湘文化馆等为代表的市区9大湖湘文化景点,一举奠定了衡阳“湖湘文化名城”地位,他们还邀请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来衡阳,拍摄出10集以反映湖湘文化为主题的衡阳系列,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世人展示了衡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秀美的山水风光,此片在国内和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国内外观众好评如潮。
衡阳还将作为全国唯一命名的“衡阳抗战名城”这一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在节会活动中注入“红色元素”,通过举办公祭抗战英烈大典、纪念罗荣桓元帅诞辰100周年、纪念夏明翰烈士诞辰105周年、纪念唐群英诞辰140周年等活动打响“红色旅游品牌”。南岳忠烈祠、衡阳抗战纪念城、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罗荣桓元帅故居、一代女魂唐群英故居、毛泽建烈士墓、岳北农工会、康王庙、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家银行——柴山洲特别区农民银行、夏明翰故居、湘南学联、培兰斋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经过精心修复,焕然一新。罗荣桓元帅故居还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随着“寿岳衡山·雁城衡阳”旅游品牌的打响,来衡游客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带来了人气,带旺了财气。各县市区委政府看到了发展旅游业对拉动地方经济,提升城市形象的巨大作用,纷纷打旅游牌。耒阳市以“蔡伦科技发明节”为契机,精心打造蔡伦竹海、发明家广场、农耕博物馆、东汉古县衙、蔡伦纪念馆等景点,并邀请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两次走进耒阳,使养在深闺的耒阳名声大振,每年前来瞻仰“蔡伦”的游客达5万人次。衡阳县通过举办“船山文化节”和纪念夏明翰烈士诞辰105周年活动,筹拍了《王船山》和《只要主义真》两部电视剧,开通了“衡阳──湘西草堂──夏明翰故居——龙王峡漂流”等精彩旅游线路,吸引自驾车游客前往访古探幽。
衡阳还独创了 “走出去,请进来,联合促销,多方联动”的宣传营销模式。全市先后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组织队伍前往京深高铁、湘桂高铁沿线城市进行点对点促销,与深圳、珠海、桂林、徐州、郑州、西安、南宁、大连等结成战略合作城市,“信息共享、市场共拓、客源互送”,进一步巩固了珠江三角洲等传统主要客源地市场,开拓了长三角、京津沪、东三省、大西南等新兴客源地市场。与株洲、郴州、永州等地市结成“大湘南旅游合作联盟”,开展联合促销活动。目前,“寿岳衡山·雁城衡阳”的整体旅游品牌日益彰显,衡阳正逐步成为国内外的旅游热点目的地。
大提升助力“旅游强市”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衡阳的住宿、商贸、交通、娱乐、餐饮业更是空前繁荣。全市旅游从业人员已发展到15万余人,其中下岗工人1.9万余人。旅游从业人员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行业管理难度加大等弊端,为此,衡阳把强素质、树形象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大事来抓。
“没有好的环境,没有好的服务,发展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是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彭幼平的切身体会。为确保来衡游客玩得开心,住得安心,购得放心,乐得舒心,衡阳市开展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岗位大练兵和全行业技能比武活动。每个旅游企业年初科学制订培训计划,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定时、定员、定质、定量开展岗位培训,在此基础上,市旅游局每年集中举办十余期旅行社总经理、星级饭店经理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举办了“衡阳市导游员技能大赛”、“衡阳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等活动,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培育了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和服务明星,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衡阳成功承办了全省导游员大赛复赛南岳衡山分赛区比赛,由衡阳选派的导游员贝小松在全省导游员总决赛中成功跻身前五强。为留住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率先在全省实施星级导游员评定和管理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聘用10名兼职政务导游员,实行月津贴制度,激励和稳定了一批优秀导游员。
全市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战略,全面推进“3521”创建工作,用标准说话,用行动迎客。罗荣桓元帅故居、江口鸟洲成功创建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全市现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7个,2A级景区4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1个;旅游星级饭店34家, 其中四星级以上饭店8家;旅行社62家,上规模的旅游区点140余处,景区档次和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为给游客提供舒适的服务环境,衡阳市在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从今年起,强力推进“四城同创”: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增强旅游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衡阳市旅游部门积极宣传贯彻《旅行社条例》、星级饭店新标准,对全市旅行社服务网点进行全面的整顿和规范。充分发挥旅游民间团体的行业自律作用,成立了衡阳市旅游饭店协会和衡阳市旅行社协会,发挥行业自律,倡导诚信经营。联合工商、公安、交通、物价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对旅游饭店、旅行社、景区的日常检查和督导,严厉打击黑导、黑社和黑车,及时高效地处理游客投诉,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近三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衡阳旅游宾馆酒店入住率高达92%以上,在全国100个重点旅游城市中位居前十位;旅游业已成为影响衡阳的支柱产业和形象产业。
衡阳,一个光荣与梦想,一个古朴与现代的湖湘文化名城,必将在旅游强市战略的推动下,紧随时代脉搏,奋勇争先,再创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