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湖旅游指南
“仙境原来非梦幻,随风飘落在人间”。
在湘南资兴,镶嵌着一颗“南国明珠”。1978年因兴建东江水电站,在东江镇上游11公里的峡谷处拦水筑坝,从而形成一个拥有24万亩水面、81.2亿立方米蓄水量的人工湖泊。这就是东江湖。
这是一个纯净的湖,一个美丽的湖,一个多情的湖,她集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于一体,风景如画,四季宜游。先后被评为“华夏青山秀水经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资兴市被全球网民评选为“最中国生态城市”。
有些日子没去东江湖了,这里又有些什么变化?1月下旬,我们顶着冬日暖阳,兴致勃勃地踏上了东江之旅。
“水更清了,景更美了”
进入东江湖景区,一排具有浓郁明清湘南民居特色的建筑映入眼帘。导游告诉我们,这是新建的三湘四水·东江湖文化旅游街,总投资5.9亿元,突出东江湖水元素,打造独特水景,将其建成“代言三湘四水、突出资兴特色”的精品,里面设有奇石馆、摄影艺术馆、人文潇湘展览馆、旅游商品购物街等。
置身其中,紫瓦青砖、粉墙回廊、曲径通幽、环境幽雅,让人仿若有种穿越世纪的错觉。然而,终究拗不过心中对那汪湖水的向往,匆匆游览一番,我们继续前行。
“游客朋友,我们眼前是美丽的小东江……”几分钟后,语音导览器提醒我们,造就中华奇景——雾漫小东江的目的地到了。
小东江全长12公里,是由东江大坝梯级开发形成的景点。每年5月至10月,由于江水温差,江面会升起一层白色的薄雾,在峡谷中袅袅升腾,倘若一条玉带。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之时,整个小东江变得云蒸霞蔚,朦胧缥纱,仿若仙境,吸引着国内外摄影爱好者们纷至沓来。在这里,雾是一道景观,拍雾的人也是一道景观,以雾漫小东江为题材创作的摄影作品,屡获国家甚至世界级的大奖。
隆冬时节,虽然江面上没有雾,游客也比平时少,然而在亲水平台上小憩,在观雾栈道上流连,感受小东江的舒缓轻流,感受两岸峡谷的静谧之美,你会很快领悟到超凡脱俗的意境。
沿着平整的盘山公路前行,穿过一个隧洞,转过几个弯道,一湖碧水陡然闯进眼球,一个声音顿时在心中呐喊:东江湖,我来了!
“咦,东江湖的水变得更清了喔!”放眼望去,触目皆碧。在码头,我们特意往水面上瞄,果然,所见之处干干净净,昔日恼人的油污、矿泉水瓶等漂浮物,早已不见踪影。
不上兜率岛,枉来东江湖。
“山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寺,寺中有庙,庙中有洞,洞里有万千景象。”说的就是兜率岛,她是东江湖30余个岛屿中最大的一个,面积5.7平方公里。
坐上快艇,约摸20分钟,我们登上了兜率岛。
岛的山腰依势建了一条观景走廊,导游真诚地邀我们前往看一看,说游客们把这里戏称为“发呆亭”。
“发呆?”我们一头雾水。
站在观景走廊上极目远眺,顿时心旷神怡,天上的云、远方的山、湖中的岛、碧绿的水浑然一体,烟波浩渺、湖光山色的美景尽收眼底。冬天的阳光洒落湖面,波光粼粼的像铺了一层金子,让人如痴如醉,思绪万千,久久不愿离开。
我猛然明白了“发呆亭”这个名字的由来,那是一种纯粹的情不自禁,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告白。
兜率溶洞是270万年以前形成的喀斯特溶洞,洞内钟乳凝结倒悬,石帘、石笋、石瀑层出不穷,有高达36米、号称世界之最的石柱,在这里,你不得不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五光十色的灯光,更将溶洞映衬得美轮美奂、神秘幽深。
兜率岛后面的悬崖栈道让人印象深刻。脚下是几十米深的嶙峋乱石、惊涛拍岸,靠岛一边生长的树木,奋力将树枝向栈道上空生长,仿佛撑开了一把伞,栈道幽静曲折地向前延伸……这意境,全世界“最美栈道”也莫过于此吧!
山还是那些山,湖还是那座湖,但水已是更加碧蓝洁净的水,景也是更加清新亮丽的景了。
“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
闻名世界的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感叹:“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洁净、规范、完美……冬游东江湖,我们心头不时涌现出这样的词汇。
在景区,不管是通车道路,还是人行游道,都保持着干干净净,平平整整。
景区内原来是一条水泥公路,沆洼不平,如今已全部改为沥青公路,行走其中,丝毫感觉不到颠簸。
如厕,是游客对许多景区的“难言之隐”,然而在东江湖景区,这是一件开心惬意的事。
景区公路一号站点旁就有一座星级厕所,走进一看,墙上挂着壁画,洗手台摆着鲜花,空气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我们景区每一个厕所都有专人管理,绝对无异味、无污垢、无水渍。”工作人员自信地说。
在兜率岛游客中心,里面窗明几净,雅致整洁。我们特意走到外面摸了摸栏杆,没有一点灰尘,用手擦一擦垃圾箱箱顶,还是没有灰尘。
“咦,这个标识标牌还印了几种语言哩!”眼尖的同伴惊叫道。上前一看,果真如此,不光是这一块,景区所有的标识标牌都进行了统一设计,并且印上了中英日俄韩等五国语言。
让东江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东江湖!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化,但却折射出了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
“景区的变化源于旅游大开发、大提质!”东江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主任黄小周告诉我们,为了提高东江旅游品质,他们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
2011年以来,资兴市启动了东江湖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实施了“旅游三年百亿投资计划”,对东江湖进行全面提质改造。市里提出,要以东江湖为核心,推动“区域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景区经济”向“服务经济”融合,“单一型旅游”向“复合型旅游”拓展。建好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提升旅游理念、管理、服务、信誉、品牌“软实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资兴的决策者深谙这个道理。
他们先后编制了《东江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东江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等专项规划,还把王智纲、叶文志等国内策划大师请到资兴,为东江湖旅游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建设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资兴市舍得投入。
小东江观雾栈道修好了,东江湖大坝旅游码头、东清公路、东江漂流起漂点提质改造项目实施了,东江明珠号、回龙舫、秀流舫、旅游大巴等旅游设施配备了,三湘四水东江湖文化旅游街建成了……
随着一批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个个景点提质改造,东江湖的魅力与日俱增。
位于东江湖核心景区的黄草镇,以打造“潇湘风情水镇”为目标,先后投资近2亿元,将岛上所有建筑改为青瓦、马头墙、坡屋顶的湘南民居风格,形成鲜明的江南水乡小镇特色。
“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景区增设环保垃圾箱500多个,组建了卫生保洁队伍,实现垃圾三分钟内清扫。实行景区数字化管理,升级改造了电子商务平台,开通了景区WIFI。相关部门还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班,聘请专家对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服务。
“请坐好!”、“请您穿好救生衣!”在往返兜率岛的旅程中,一上船,救生员就这样谆谆嘱咐我们,贴心服务让人倍感温暖。
“将生态保护进行到底”
“生态是资兴最大的优势,东江湖是资兴最好的资源!”说起东江旅游开发,资兴市委书记陈荣伟、市长方南玲有着惊人的共识,他们认为,要将生态保护进行到底,把保护东江湖当作最大的任务和责任抓好落实。
据介绍,为保护这湖好水,资兴市下足了功夫。申请成立了郴州市东江湖水环境保护局、东江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对东江湖实行统一管理。
2001年,争取省人大颁布实施了《东江湖水环境保护条例》,使其成为全国首个受专门立法保护的人工湖泊。
资兴市相应出台了《东江湖水质保护管理规定》、《东江湖旅游船艇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水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形成了完整的东江湖保护法规体系。
完善了景区和周边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关闭了东江湖周边的有色金属开采企业。
先后争取到国家“一湖一策”试点、国家流域和水资源生态补偿试点,完成了东江6423户21698人库区移民搬迁工程,实施了东江湖养鱼网箱退水上岸工程,启动了绿化攻坚,投资14.6亿元,湖区植树造林5万亩,生态公益林85万亩……
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目前,东江湖水有96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即使不经过净化处理,也可以直接饮用。
去年5月,一位广东客商来到资兴,想将其在珠三角的一家企业迁至东江湖畔,并允诺只要一投产,每年至少给市里增加2亿元的税收。市委、市政府经过可研性调查,发现项目存在一定污染,便果断拒绝了。
资兴市旗帜鲜明地提出,即使发展的脚步慢一点,也坚决不要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近几年来,已先后否决了近20亿元的可能污染东江湖水资源的投资项目。
保护东江湖,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在资兴,这个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快,把抄网递过来!”在东江码头候船时,我们看见东江湖水上客运公司职工黄任槐双眼紧紧盯着水面。突然,他抓起同伴递过来的抄网就往水上捞,最终将一个塑料瓶盖捞了上来,放到了垃圾处理箱。
“保护东江湖,我们都有份!”见我们上前了解情况,他腼腆地红着脸说:“公司有要求,一旦发现湖里有垃圾,必须立刻处理!”
还有一个镜头在我们心中定了格:游览龙景峡谷时,导游小姐正跟我们解说,突然发现地上有一个烟头,她马上拿出一张餐巾纸,将烟头包起扔进垃圾桶里……
旅游设施焕然一新,旅游品质大幅提高!冬游东江湖,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面貌,一个全新的认知。
东江湖,明天会更好!据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