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旅游与“湖梅文化”的融合-湖南会展网-湖南展示展览|湖南展会|长沙会展|长沙展示展览|长沙展览公司-湖南会展展览服务公司
欢迎访问 湖南会展网  我们真诚为您服务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会展指南 >> 湖南旅游攻略 >> 娄底旅游与“湖梅文化”的融合
信息查询
信息标题:
信息类型:
推荐会议酒店
长沙顺天凯宾斯基酒店 ¥1640
长沙熙林国际会议中心 ¥288
长沙时代凯瑞大酒店 ¥429
长沙万达文华酒店 ¥1050
长沙湘府国际酒店 ¥278
推荐会议线路
长沙至韩国首尔济州深度6日游 ¥3480
长沙至泰国曼谷芭堤雅纯玩旅游 ¥2680
攸县酒埠江一日游 ¥199
宁乡东鹜山桃花谷、华天城温泉 ¥258
宁乡沩山漂流一日休闲游-长沙 ¥300
会展新闻
湖南省会议接待服务中心2017年销
湖南会展服务
会议酒店代定
长沙展览工厂和长沙展览展示器材
长沙活动策划和论坛会议执行
长沙展厅设计和长沙展示厅施工
长沙展示柜制作和长沙专卖店设计装修
长沙展台搭建和长沙展会搭建
长沙室外展览篷房和旅游休闲篷房供应
长沙大型活动策划
湖南长沙专业学术论坛策划执行服务
湖南长沙专业会议招商 寻求会议赞助
湖南省长沙展会安全承诺书
旅游工具
酒店预订 航班查询
火车列表 天气预报
考察地图 公交查询
手机查询 淘宝导购
客服中心
   手机:13762725599
     QQ :1254584218
    旺旺: 人可888
     MSN:hnmeet@hotmail.com
   E-MAIL:1254584218@qq.com
娄底旅游与“湖梅文化”的融合
来源:湖南会展网-湖南展示展览|湖南展会|长沙会展|长沙展示展览|长沙展览公司-湖南会展展览服务公司 编辑者:湖南会展网 浏览:69 次 发布:2014-04-03 09:44:43

   旅游局长廖志理对话著名学者王鲁湘:  娄底旅游与“湖梅文化”的融合 





       2013年岁末,冬日的暖阳照耀着湘中大地,著名学者王鲁湘应邀回到久别的故乡——湖南娄底,对娄底的文化旅游业进行了考察,并与娄底市宣传、文化、旅游部门的官员一起,就娄底旅游文化大融合进行探讨和交流。


    而今天,春风吹绿了娄底,“旅游文化”的热词,在湘中大地,也正展开她迷人的缤纷。我们特摘录娄底市旅游局局长与王鲁湘的对话,这场对话中有学术的沟通,有思想的碰撞,有行业的分析,有产业的谋划,你会听到,那悦耳如歌的娄底文化旅游花开的声音……


    廖志理:娄底旅游发展最关键的时刻已经到了。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主导下,娄底旅游业来势很好,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了100亿大关,达到116亿,旅游接待总人次达1600万,增长幅度达30%。旅游业在我市经济发展战略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王鲁湘:我这次回来去各地走了走,看到现在娄底的景区建设劲头十足,也感受到越来越浓的旅游产业发展氛围,真是令我耳目一新。


    廖志理:目前娄底有4个4A级景区,包括曾国藩故里、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湄江风景区,另外还有涟源的龙山,新化的大熊山,以及冷水江的波月洞等等,已经初步打造成景区并对外形成了一定吸引力,还有一些比较好的资源尚在规划开发之中。


    娄底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这么构想的:根据文化内涵和资源条件把娄底分为三个区域,一个是湖湘文化体验区,以曾国藩故里为核心;一个是梅山文化生态区,包括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大熊山等景区;还有一个是中心城市休闲区,包括涟源的湄江、龙山以及中心城区的水府庙湿地公园、仙女寨等景区。重点打造四块品牌,即:乡间侯府(曾国藩故居)、梯田王国(紫鹊界梯田)、山水《围城》(湄江、龙山以及涟源城区)和世界锑都(冷水江)。再就是一个形象口号——“湘中明珠,快乐娄底”。


    湖湘文化体验区指的是曾国藩故里——双峰。曾国藩是儒家入世精神的楷模,湖湘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是以“秀才带兵,实业救国”的晚清中兴名臣,他的抱负,他的八本家训,他的治家格言,体现了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的核心理念,他的思想文化是可以体验的,所以我们就从功能定位上把这里作为一个文化体验区来打造。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建设,富厚堂、白玉堂等核心景区主体建设基本完备,还有曾国藩文化广场、书画一条街及耕读园等一批项目正在全力打造。耕读园想搞一点建筑搞一点田地,让一些孩子既可以到这里读书也可以体验田间劳作,进而亲身体验耕读文化的传承。此外,蔡和森、蔡畅是湖湘文化的红色表达,其故居和纪念馆的建设也是湖湘文化体验区的重头大戏。


    梅山文化生态区包括新化、冷水江以及涟源部分区域。这个区域虽然要突出梅山文化,但是它最宝贵的还是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人在紫鹊界搞了一个“红尘外,云水间”的策划,我很赞赏!梅山文化是“梅山蛮”自己独特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真正的原住民文化,更是研究古代化外民生活和生产方式难得的活资料。它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巫术崇拜,信奉的是梅山神“张五郎”。它的民俗表现形式主要有傩戏、武术、山歌、饮食等。然而,这种独特的民俗风情,首先要依托它奇秀的自然生态来引人入胜。所以从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梅山文化生态区,生态摆在第一位,同时,要加大文化挖掘与打造的力度。


    中心城市休闲区包括娄星区以及涟源、双峰的部分区域。作为一个宜居型城市,中心城市休闲区主要体现它的休闲、康体、娱乐及游客集散功能。这一区域是梅山文化和湖湘文化的交汇之地,桥头河以西的老安化、老新化一带属于梅山文化区域,过去也信奉梅山教。但是娄星区、双峰这一带和梅山文化就没有多少关系了,他们并不讲梅山。所以,中心城市休闲区是梅山文化有一点,湖湘文化也有一点。因此,这个区域我们没有特别提文化,主要是强调它的休闲功能,给奔波劳碌的人们提供一个休养身体、舒悦心灵的空间。


    王鲁湘:这个中心区域的文化底蕴也是很浓厚的。我生活过的涟源,也就是过去的“蓝田镇”,有“小南京”之称,是湘中十分热闹的码头。抗日战争时期,很多文化机构、教育机构都迁到了这里,一批著名的文化学者、教育界人士也随之而来,钱钟书《围城》里的“三闾大学”其实就是我的母校涟源一中,书中描写的钟声我天天在听,我还去敲过那口钟。


    廖志理:是的,我们涟源打“山水《围城》”这块牌子,说的就是龙山、湄江,一山一水围绕涟源城区,借的是钱钟书《围城》的名气。涟源一中的原址是辛亥革命元勋李燮和的故居“李园”,抗日战争时成为南迁至此的国立一师的校舍,是当年钱钟书执掌教鞭的地方,也是《围城》中“三闾大学”的原形。涟源还有湘军将领故居群,这是完全可以作为旅游景点来打造的,但湘军统帅是双峰的曾国藩,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一个主次问题,湘军是不是就举曾国藩的牌子就够了,而涟源就着重推《围城》这块品牌?


    我是涟源人,王教授您也是涟源人。有意思的是,前段时间涟源市开展“涟源精神”的大讨论,十条中有四条都有“围城”二字。我认为,在“涟源精神”中提“围城”二字是不妥的。因为涟源人的精神血脉中其实并没有“围城”的那种禁锢,比如王教授您,还有梁稳根等涟源籍代表性人物的身上,有的只是开放、包容、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我们从旅游上说《围城》,只是借用《围城》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吸引大家对这块土地的关注。


    另外,中心区域的涟源龙山还有药王孙思邈的传说。传说他在龙山住过一段时间,在这里编写了《千金药方》,现在当地有药王庙,还有孙家桥、孙水河等都是以孙思邈的姓来取名的。这些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都是我们做大做强娄底特色旅游的文化支撑点,中心城市休闲区这一块,文化到底怎么做,我们还有困惑,正在思索。


    娄底市旅游业正面临许多大好机遇,一是2013年4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对旅游业健康发展是一个良好的促进;二是沪昆高铁,长韶娄、娄怀、二广高速公路的即将开通,对娄底大交通环境是一个极大的改善;三是金和康年等10多家高星级饭店相继运营,对娄底旅游接待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提升。因此,我估计整个娄底旅游的发展,会出现一种井喷的态势。但现在我们有一个困惑,就是文化与旅游怎么结合?怎样用旅游这么一个载体来体现我们的地方文化特质?怎么让文化资源摆脱“自娱自乐”的发展现状,通过旅游市场来提升地方文化的影响力?这是我要向王教授讨教的。


    王鲁湘:我觉得你们对娄底旅游的这种思考是很有意义的。娄底是娄星、氐星双星照耀的地方,寓意着其在文化品质上具有某种双重性,也决定了我们旅游的禀赋具有双重性。我用16个字来概括娄底的旅游禀赋:山水环抱,雅俗共赏,文武双修,城乡两美。


    怎么在文化上定义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旅游的终极目标最终要落在文化上,不仅仅是人文景观,即使是自然景观,最后终极的目标仍然是在它的自然景观中体现某种文化的东西。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文化的属性定位,通过文化属性的定位来提升自己的品质,定义自己的形象,以区别于其他的地区。


    老湘乡是一个湖湘文化的地区,老新化、老安化是梅山文化的地区,娄底中部的涟源正好是这三个县各切一部分组成的一个新县,因此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在这里结合,在这里碰撞,然后在这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它们的融合是一个非常缓慢和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在湘军崛起之前,它们以对抗为主,直到湘军秀才带兵从涟源团练起势,利用这次历史机遇建立军功,然后才交融糅合把自己汇入到中原的政治文化序列里去。我们谈湘军的战斗力,湘军的组织,绝对不能只谈到湖湘文化。其实我们只要读一读曾国藩的东西,看一看曾国藩对军队和士兵的理解就知道了,就是有坚定的儒家文化信仰的秀才,带领非常土野的山民,然后组织了这么一支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湘乡的湖湘文化早就在山野之间用耕读文化这种形式培养了一批这样的秀才,士兵就是在乡村里边最最质朴的农民,这些农民身上体现的是梅山文化,血液里流淌着蚩尤遗传下来的对中原汉人长期反抗的一种血性以及几千年来和中原文化对峙形成的一种叛逆的性格。所以我想,其实在我们娄底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是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的结合,就叫做“湖梅文化”。只有从“湖梅文化”才能说清楚为什么湘军里头最打死仗、最不怕死的就是娄底的这一批将领,通过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仅仅是士兵,还包括他们的将帅,确立了湘军的战斗精神。这不是其他地方的湘军形成的,是娄底涟源这边的秀才带出来的农民部队表现出来的湘军的战斗精神。所以,这种“湖梅文化”才是湘军底蕴,这种双星属性的文化是我们娄底特有的文化,它是湖湘文化的雅文化和梅山文化的野文化的一个集合体。


    廖志理:王教授提出“湖梅文化”的概念,我觉得很有意思,以前没有人提过。以儒家为底色的湖湘文化和以乡野俚俗为表征的梅山文化,本来也具有不同的特质,但它们在湘军身上彼此交融继而形成湘军的战斗精神和文化特质。湘军营官罗信南(陶龛居士)告老还乡后在娄底白鹭湾兴学,他的后人继承了湘军的血性精神,创办陶龛学校,其血性教育影响深远,这也可以认为是“湖梅文化”最直观的表征。


    王鲁湘:是的。至于在表现形态上,湖湘文化以人文胜,梅山文化以生态胜。湖湘文化是文,梅山文化是武。湖湘文化是雅文化,体现出来的成果是学,包括学人和学术著作,当然也包括诗词创作,是精英化的文化。而梅山文化的形态是俗,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并不是集中体现在几个精英身上,而是所有的民众共同参与,溶化在所有的民众身上和他们的生活中。它并不像雅文化那样需要很多时间专门学习,然后体现在几个精英身上。所以我们在梅山文化中不要去找什么代表性人物,它本身就是非精英化。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生态已经不是纯自然生态。比如说紫鹊界,就是梅山文化的一个代表作。如果没有梅山文化的那种精神,那种需要开山辟林的环境,你们想想,它能够在这样的坡度,这样的海拔,这么持之以恒以几千年的努力造出八万多亩梯田的壮观景色来吗?


    所以,我们要把我们旅游资源的禀赋进行一个属性的重新认识,再和周边的旅游资源比较并寻找它的比较优势,然后把重点放在比较优势的打造上。


    这种比较优势有两个,第一个呢,就是梅山文化。这是在湖南,全中国,全世界唯一的,而且它今天还活在我们中间,活在这个地方的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它有民间信仰的形态,民间武术的形态,民间民居的形态,民间文艺的形态,包括山歌,包括饮食,很丰富。梅山古属南蛮之地,地域范围据《宋史·梅山峒蛮传》所载,指地处沅(水)、湘(江)之间的资江流域,“开梅”以前一直是一个不服徭役的世外桃源。据传,距今5000年前,中华始祖之一、苗瑶族的祖先、南方部族“九黎”首领蚩尤战败后,其余部被迫向四周迁徙,其中进入梅山的一支与原住居民百越族杂居融合,改族号为“三苗”,宋时称此地人为“梅山蛮”。北宋时期的章淳“开梅”,使“旧不与中国通”的梅山地区归循王化,正式纳入宋朝版图,宋熙宁五年建置新化县,宋熙宁六年建置安化县,此时的新、安两县,东界宁乡,西界溆浦,南界邵阳,北界武陵,东南界湘乡,东北界益阳,西南界邵阳,西北界桃源,即是原梅山的境域。新化饮食是梅山文化性的,它的饮食当中带有一种暴烈性,和这个地方的民风的暴烈、刚烈是一致的,这其中以三合汤为代表。而湄江喀斯特地貌的山水和梅山文化也是相关的,也带有这种刚烈的性质,野的性质。文化一定是和一个环境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刚才说了,即使最最原始的自然形态,它也一定是有文化属性的。你无法想象梅山文化会出现在洞庭湖平原,它一定是和这样的山、这样的水结合在一起,所以文化和旅游也就这么自然地结合了。当你看到一大片紫鹊界梯田为云雾缭绕的时候,突然从云雾间飘来新化的山歌,这个文化就和自然完全溶在一起。


    廖志理:是的,“战神”蚩尤这种不避凶险永不言败的血性精神也被梅山后人很好地继承了下来,近代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罗盛教舍己救人的国际主义情怀,就是梅山精神的突出佐证。而且,梅山区域还为湖湘文化贡献了一个大人物——邓显鹤(邓湘皋),他是《船山遗书》的第一个编纂者,被梁启超称为湘学复兴之导师。王船山是湖湘文化集大成者,但是没有邓显鹤就没有王船山。邓显鹤一生纂辑文献45种640 余卷,字数逾千万,对湖湘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邓显鹤还有自己的诗集——《南村草堂诗钞》,他的诗可以和唐宋诸老相比肩,即“驰骋于唐宋诸老之场”。


    王鲁湘:另一个优势就是湘军文化。现在,我们到湖南来看湖湘文化,其实就看了一个东西——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成了我们跟外来人说湖湘文化故事的唯一的一个故事点,此外我们就没有别的承载的东西了。其实,湖湘文化一个灿烂的文化成果就是湘军这个军政集团的出现,而这个集团的人在自己的家乡是留了东西的。清史稿湘军人物入史的44人,娄底占30人。我们可以先做做工作,把入了清史稿的30个湘军人物留在家乡的府邸、旌表、牌坊等等资源摸清楚,然后重点保护打造好几个著名的、我们耳熟能详的湘军人物的府邸。我们昨天看到的刘腾鸿府邸——余庆堂,这个建筑在所有湘军府邸建筑的级别上,我认为是最高的,是典型的中轴对称中原府邸式结构,是中原政治文化向本土推进的一种体现。因为这种构造是一种政治规格,只有得到了这样的军功,获得了这样的政治地位后才有资格修这种中轴对称的高墙大瓦的房子。有可能的话,应当将它恢复。你想想,如果我们来看湘军,看湖湘文化,看完岳麓书院还能看什么?往西走,到娄底来,从富厚堂、大夫第、白玉堂一路看到杨家滩,一直再看到三甲,看那些人投身湘军之前是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财富状态,然后在湘军中扮演过什么角色,立过什么样的战功,然后由于这些战功朝廷给予过什么样的封赐,最后他们怎么发的财,回家建的什么样的府邸,这一系列就把一个湘军的历史说清楚了。先有湘军之母——罗泽南的“弟子兵”李续宾在杨家滩办团练,而后才有曾国藩的湘军部队,也就是湘军之始起于此。湘军的一个句号也是在这里,是李续宾的儿子李光久带领湘军打的最后一仗,和日本人在东北旅顺打的,全军覆没,从此,湘军作为曾建制的、在历史上那么辉煌的一支军队在这里就划上了句号。这部湘军史也就是晚清的半部史。所以,湘军文化,我们作为它的发源地、核心区,这面大旗我们要把它扛起来,而且要通过旅游介绍给所有的人。所谓湘军不是一个全湖南的概念,不要跑到常德、郴州、湘西去找湘军。要缩小人们对湘军这个概念的地域范围,精准瞄准。我们旅游产品的开发在做大概念的时候也是这样,要把这个大概念精准地落到小地区。


    廖志理:我特别赞成王教授对湘军文化的定位和湘军将帅游路的构思。过去我们只关注曾国藩,实际上,湘军真正的发源地和大本营是涟源杨家滩,湘军的几员猛将李续宾、李续宜、刘腾鸿、刘腾鹤等都是土生土长的杨家滩人。而且,现在杨家滩的湘军将帅故居群的规模和保存情况都较为可观,如果加以修葺,再在此地陈列他们的事迹,以湘军之战功卓著、声名远播,必将吸引众多关注华夏文化与国民精神的人士。


    王鲁湘:我觉得重点就是抓这两个,然后把这两个合起来打造一个概念——“湖梅文化”。娄底文化的底蕴就是一种“湖梅文化”。不要提太多的这个文化那个文化,多了什么也没有了。


    廖志理:王教授一席话给我的启示很大。娄底旅游要立足本土固有资源,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形成具有鲜明娄底特色的旅游文化现象,既有湘军的蛮悍,也有红色的悲壮;既有湖湘文化的儒雅,也有梅山文化的质朴;既有陈天华的荡气回肠,也有方鸿渐的幽默狡黠。让这块土地上多元文化的种子,呈现出别样的芬芳。


    娄底注定是这么一块斑斓多姿的文化沃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娄底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必将敞开胸怀向人们展现出它的丰富和博大,让来这里的人们品味一道五味俱全而又回味无穷的文化大餐。

湖南热门景点
湖南会展物流
火宫殿订位服务
会展保安服务
湖南会议厅租用
湖南会展旅游租车/商务展会包车
长沙会议场地
长沙1000人会议场地-长沙芙蓉区五星级酒店会议场地推荐
长沙1200人会议场地-长沙雨花区五星级酒店会议场地推荐
长沙1500人会议场地-长沙芙蓉区酒店会议场地
长沙1300人会议场地-长沙雨花区五星级酒店会议场地
岳阳会展中心-岳阳会展场馆
长沙会议礼品
青花骨瓷养生杯-湖南会议礼品
青花瓷套装 商务礼品定制-湖南会议礼品
红瓷龙纹将军杯-湖南会议礼品
彩霞双面异色湘绣-湖南特产工艺品
金龙聚宝-2012龙年湖南会展礼品礼物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成功案例 | 业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网站导航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13762725599  邮箱:1254584218@qq.com  QQ:1254584218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晚报大道267号长沙晚报大厦24楼 邮编:410016   湘ICP备11017963号--3


 Copyright © 2010 hunexpo.com All rights reserved.